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|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|在线观看免费国产精品|亚洲一区二区免费看

        首頁 > 我要分享 > 營口故事 > 正文

        營口義和團的興起——真實歷史

        郎振聲

        分享到:
        2021-03-30 07:20:00   來源:營口之窗   點擊:

        (營口之窗“營口故事”)營口義和團的興起

        作者:郎振聲


          清光緒二十六年(1900年)爆發(fā)了營口義和團運動。在街道上和店鋪里,常常見到練拳習武的年輕人,他們支開架勢念著咒語:“天打天門開,地打地門來,要學神拳會,請下鐵佛來。”  接著報出古代著名的人名:“我是張飛!”“我是李逵!”“我是黃天霸!”我是孫悟空!”等等。乍看起來是一種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健身活動,其實是在秘密聚集反帝愛國力量。

        六月二十九日,從天莊臺一帶來了五六十名義和團,散居在營口各廟。人們奔走相告——“師傅來了!”店鋪里的年輕伙計、手工業(yè)的學徒工等,都放下柜臺工作齊集于各廟。掌柜的攔也攔不住,有組織的活動形成了。

        從陰歷七月初一到初十這一段,在師傅指點下,拳友集中食宿,集中操練,各廟總計不下四百多人。練拳人吃的是素菜,如白菜粉條等。每天操練刀槍,據(jù)親見者說,大力者兩手能舉起石碑,又輕輕放下,面不改色。

        由于人員擴大,發(fā)展迅速,使市面刀靴供不應求。刀打不出來,靴底納有一指多長的針碼也穿上了。包頭的黃布全賣光了,足見義和團發(fā)展的迅速。

        這時租界地的洋人,感到恐懼不安。英國太古商號,白天在陸地上活動,晚上卻偷偷跑到船上去,唯恐遭到義和團的襲擊。官府也慌了手腳,施展詭計,耍兩面派,采取利用義和團對付洋人的策略,坐山觀虎斗。當時駐營口的山海關兵備道臺裝模作樣地提倡義和團運動,大批地贈送黃布、紅布等物,表示支持。

        一場大規(guī)模有組織的反帝斗爭在七月十七日形成了。從早晨開始,一列列義和團隊伍,順著大街由西向東進發(fā)。從西大廟首先出現(xiàn)一個紅燈照,小車子上坐著一位全身穿紅的年輕姑娘,后面跟著數(shù)不清的義和團拳友。拳友們頭上裹著紅色黃色頭巾,腰上纏著帶子,手里拿大刀、長矛、大棍等武器疾步東進。隊伍雖不太齊整,但樣子很威武、傲然。口中高喊 殺!殺!在隊伍引進中,還不斷有人隨時加入,常見從路旁店鋪和民宅中跑出拿刀的人參加到隊伍里,隊伍從西大街足足過了半個小時。

        從火神廟出發(fā)的義和團隊伍,為首的紅燈罩,乃是“西八家子”老桑家的閨女。她坐小車上了大街,有二十多個義和團拳友擁護著,多是些十六、七歲的少年。穿便衣,拿大刀。

        在義和團隊伍向東行進中,街道兩側的商號柜伙、居民都跪在地下,手舉焚香,口中禱告,預祝斗爭勝利。有的念道:“大炮三聲響不成!”這雖是一種禱告祈念,但人心所向,看出義和團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。義和團的攻擊目標指向盤踞在營口的帝國主義分子,也包括平時認賊作父的洋奴買辦。有一個積極宣傳洋教的李俊,此人一貫為非作歹,魚肉鄉(xiāng)里。他聞訊逃跑了,義和團為民除害,把李俊家的房子推倒,抄了家。

        義和團和洋行對峙起來。時間不久,遠來銀行先開了槍,接著停泊在遼河中的外國軍艦和俄國馬隊開始行動,瘋狂進攻,戰(zhàn)斗相當激烈。據(jù)目擊者說:槍響之后義和團死傷多人,用大筐和門板將傷者抬下來,情況相當慘烈。盡管如此,義和團仍英勇頑強同敵人斗爭。久記金店一個小伙計,年約二十上下,他隨運送傷員的拳友退下來后,靈敏地跳上房頂,進后院取出一把寶刀,然后又從房頂跳到大街上,飛奔向東而去,重上戰(zhàn)場。顯然,他是回來取刀再戰(zhàn)的。

        當遠來洋行向義和團開槍后,俄國馬隊從大水塘方向朝通惠門、揚武門等攻來。沿途見人就殺,兇殘已極。揚武門外五臺子遭劫最為嚴重。有的全家被無辜殺害,有的房屋中彈起火。一戶人家藏在地窖里避難,被俄兵發(fā)現(xiàn),用刺刀全挑死了。英美俄兵艦齊開炮亂轟,全市區(qū)建筑物遍遭破壞,百姓傷亡甚多,損失極其嚴重。最大的商號——亨利得,被打起火,燒得片瓦無存。老爺閣旗桿也被流彈穿出洞來。義和團被鎮(zhèn)壓,百姓遭劫難,而官府卻無動于衷,好像沒發(fā)生任何事情一樣,袖手旁觀,不加干預。

        至此,大規(guī)模的義和團斗爭平息了。市政當局與洋人狼狽為奸,瓦解義和團,下令義和團殘部投案自首,交出刀槍武器。

        營口義和團運動就這樣失敗了。但它第一次以武裝斗爭形式同帝國主義展開殊死的斗爭,播下了愛國斗爭的火種,贏得了全埠人民的擁護和愛戴。

        (網(wǎng)絡圖片,版權歸原作者)

        供稿作者:郎振聲

        原創(chuàng)發(fā)布:營口之窗官網(wǎng)

        版權聲明:營口之窗所有稿件,未經(jīng)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截取使用。

        相關熱詞搜索:營口 故事

        上一篇:兒時的記憶——營口“繁榮副食商店”
        下一篇:最后一頁